削除的這張大碟是鬆散地基於「機械人」、「少女」、「歷險」等等可以從封套、PV等觀察得到的元素。縱使削除的這張大碟沒有歌詞,不如傳統的「物語音樂」或者是故事大碟一樣,以歌詞提示出主角的存在,但削除卻用了不少手段而旁敲側擊出一條似有還無的主線。諸如開場曲fairythm一連串猶如電影場景的取樣、腳步聲,或者是提琴的主旋律到了Isolation、Code Omega和Code Sigma之中重提、互相呼應。又或者是眾多不合常理,猶如只會在電影配樂中出現的短曲,例如曲二的Imprinting 就猶如電影場景中出現的戰鬥場面。Stigma有點讓人想起Aphex Twin的Green Calx之中的引入段,只不過這邊明顯來得直白、吵鬧得多,而電結他的運用也正好提示氣氛又再轉換。Lentamente將一首曲子砍成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,將鋼琴段的Easy Listening和後半段的Electro-House混成同一曲。你固然可以說削除真的想做一首曲子混兩種不同的風格,但我覺得更好的解釋這種混兩種風格的手段,大概是為「某種」概念、或者是某種場景而服務。套用別人的陳腔濫調,則大概是有著濃厚的電影感,以致到有不少時間,我都以為自己在聽一張電影配樂。
假如要像削除一樣,做一張想說某種故事的概念大碟本來不是問題;問題是削除本身的概念拿捏得不好,開了個頭,卻沒誘導聽眾沿著故事發展,導致大碟本身的概念發展難堪。一方面,大碟的概念既有著無比的存在感,上面隨便舉已經舉到一大堆例子,作為聽眾,筆者很難不嘗試理解削除的「某種概念」,或者嘗試表達某種故事的企圖。但另一邊廂,當筆者越是想理解削除的「某種概念」,越是覺得走回頭路,因為線索並不足夠。最諷刺的是正因為削除打算將那麼多奇妙的曲風放進同一張大碟,曲子與曲子之間的曲風切換太過劇烈,到頭來曲子本身的結構也因為故事而被打亂,如上面提及過lentamente就是一首聽完之後會讓人覺得莫名其妙,不明白為什麼削除想要表達什麼、或者是基於什麼原因而這樣做的奇怪曲子。而最根本的是,當削除越是想做概念,削除的曲子就越發奇怪、或者是顯得莫名其妙。除了上面提及過的lentamente之外,Code四部曲都是些讓人感覺完成度不足的怪曲。Aldebaran有一段很不錯的Dubstep段,也有削除一貫以來的爽勁和精細;兩分鐘左右的轉折也有點Madeon的感覺,但總感覺最後還缺了點什麼,總覺得收結得太快。
C+
之所以BOF2014會被改成G2R2014
回覆刪除是因為BMS OF FIGHTERS在2014年EVENT剛好辦到第10屆
所以主催者就改成G2R2014 ,意思是 "GO BACK 2 YOUR ROOTS"
還有BOF這種賽事,通常不只評曲子
通常分成三面向:「音樂、BMS譜面、BGA」
總分1000點
只不過最近幾年玩家幾乎是看作曲家知名度評分了
反而遇到一些初登場的作曲家,會受到玩家「嚴謹的檢視」
像這次G2R,削除和xi的得分就高得誇張
總之,近幾年的BMS EVENT,已經變成了作曲家的另一個宣傳方式
只要拿下優勝,就有可能一舉成名
和早期的EVENT完全不能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