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去評論一部大家都讚賞的經典並不容易,尤其是當那部經典已經有十年、甚至乎更久以上的歷史——而當你又不熟悉十年前的動畫生態也不知道,其實很難去準確的評價一部動畫的時代意義,遑論爭拗一部作品是否、或者應否是「經典」。然而,如果說鍵子社和京都動畫合作的《AIR》是一部經典,相信沒什麼人會否定這點。它有著少數足以被稱之為是「國歌」的主題曲(雖然現在大概已經沒什麼新一代的動漫迷知道,或者記得)、亦有當年稱得上是質量數一數二的動畫團隊——當年的京都動畫還是維持作品少、作畫高質量(雖然現在的京動已經邁向罐頭動畫);而你甚至乎可以講是因為《AIR》的成功,故此才促成了《KANON》和之後的《CLANNAD》合作;《AIR》可以說是上一代動漫迷的集體回憶,是繼《Ef》、上述的《Clannad》和《KANON》等等作品之外史上最成功、亦大概是最多迴響的美少女遊戲改編作品,可以說是開拓了一整個時代的作品。
|
如詩如畫的鏡頭、作畫,亦是AIR的另一大特點 |
那麼,該怎麼樣去介紹《AIR》的故事?《AIR》的故事最主要分成兩大部分,前半部分是如一般美少女遊戲/Galgame,依照每條角色不同的故事(也就是俗稱的「角色線」),從而抽絲剝繭,拆開圍繞著眾多主要角色的核心謎團——也就是關於翼人神話,甚至乎串聯出「飛行」等等的意象,以側寫兩大主要配角的故事——藉由觀鈴(在傳說中)遺落的羽毛,佳乃意識到自己無法飛行,寓意知曉親人逝世,故此解開解開寓意「魔法」的絲帶(成為羽毛),自此與姐姐相依為命;另一個配角則以羽毛所寓意的夢境解開美凪家族的夢境,藉由羽毛所附帶的夢境(也就是美凪的母親做夢夢見小滿早就死去)及其具現化(成為了小滿),解開一直以來美凪家的死結和問題。故事直至此為止依然算是一貫美少女遊戲的剝洋蔥套路,藉由羽毛和夢境這兩大意象呼應親情和回憶;一點很重要的關鍵是大部分的女主角都獲得了尚算不錯的結局,
而按照一般美少女遊戲的情況,在男主角解決女主角心結之後,大家就會啪啪啪、組織家庭、積極的活下去,故事完結。然而《AIR》卻沒有這樣的走向。
《AIR》的後半段寫觀鈴篇,正正是為什麼《AIR》會被說成是胃痛系神作的主要原因,因為觀鈴可以說是史上最引人胃痛的女主角。觀鈴的處境又未至於如傳統莎翁悲劇一樣因際遇、因世事弄人而顯得悲壯,而是因為觀鈴本身的設定根本是悲劇標籤的集合體:先有繼承記憶,身懷關於翼人的傳說和神話;其次,因為翼人神話,觀鈴注定孤獨、亦被描繪成患上絕症——當越是與人親近越會感到痛苦、病情越是惡化就會越是失去記憶;再者觀鈴設定的出發點就很惹人同情,諸如爸媽和家族先後遺棄觀鈴、連帶領養的阿姨也已經不太喜歡觀鈴,導致觀鈴遇見國崎這種陌生人也會主動搭話、甚至乎牽起情緣,已是深化觀鈴有關於孤獨的設定。
然而《AIR》比一般悲劇要來得高明的地方是,AIR最慘的並不是在當下看見角色病發、孤獨而同情,而是在看見身邊的角色奮不顧身的因為親情而努力、目睹觀鈴、國崎努力擺脫悲慘的循環,及晴子努力挽回舊日失去的理想,
但大家其實都知道根本無能為力,故知然努力令自己樂觀點面對的過程,才是令人敬佩的地方。諸如,晴子就算知道道理在自己一方,還是讓觀鈴回去敬介身邊,如敬介所講是「為女兒著想」,結果出現了(很樂觀的結局)——也就是觀鈴忽然會叫晴子做母親;同樣地,為了避免其他人擔心,觀鈴在最後對晴子隱瞞自己的病情以避免晴子擔心;甚至乎結局雖然指出了整個故事有著無可避免的悲傷,但亦以孩童、還有重新出現在沙灘上的往人與觀鈴二人暗示希望——而就算結局最後亦不全然是以悲傷的調子結束;晴子對著化身成烏鴉的國崎說,「你要代替我們,代替無法飛翔的我們,將我們的夢與希望全部帶回到藍天」、以致到國崎提及到少女只是「回到天空」、甚至乎展望未來,其實都並不是一部女主角因絕症而死、英年早逝的動畫一般所有的結局。
整個故事的後半段充滿著種種為免他人受傷、因此隱瞞自己,卻反而令其他人更加痛苦,再加上這個洋溢著淡淡悲哀的結局,這也是令《AIR》整部作品畫龍點睛的地方;若你問我,我實在不喜歡故事的傳說元素——故事的傳說元素寫得很悲涼,但與主線的故事之間的聯繫不太大,徒然令觀鈴及國崎增添唏噓感。唏噓歸到唏噓,《AIR》的主題曲最常多人聽過的有以下四句,亦大概能歸納、及總結本作:
「消える飛行機雲 僕たちは見送った
眩しくて逃げた いつだって弱くて
あの日から変わらず いつまでも変わらずに
いられなかったこと 悔しくて指を 離す」
中譯摘錄,最後兩句則是這樣的:「從那天開始就沒有改變 無論多久都未曾改變/但並沒有所謂的永恆不變 所以悔恨的鬆開了手指」;
「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」——變幻即永恆,永恆即變幻,豈不是人生寫照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