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/07/2016

GATE 自衛隊 彼の地にて、斯く戦えり 總評



《GATE 奇幻自衛隊》其實大可以看作為是動漫版本的《建豐二年》——只不過它的政治預言、立足點和基於的政治及外交構想,比《建豐二年》要粗糙和零碎得多。故事並非建基於實際發生過的戰爭或任何類型的外交事件,而是建基於「假如日本出現通往異世界的門」的假設,但你又的確可見現實政治事件的痕跡(如以巴和談前夕釋放人質、釣魚台與及近年常有的能源事件、甚至乎映射日本國內的政治現況和政治人物)。偶爾,作品提出的假說或者是世界觀顯得有力,或具有最基本的說服力;偶爾,作品則顯示有點兒老套,可笑,讓人懷疑作者是不是將國際之間的交手過簡化,美化政治。
在筆者心目中,政治、以致到外交,是國與國之間權力與及利益的分配,也因此筆者尤其關心的第一大問題,自然是不同國家在得悉日本發現異世界的門,會如何處理、與及「分配」門後的利益。對此,作品提出了一些尚算有說服力的假說,諸如提倡中國移民以瓜分門後土地、美國發展以舒緩能源問題;以上兩大主張粗淺,亦無視了諸多現實(諸如憑什麼美國或中國既非開發國,但有權宣稱擁有、或有能力嘗試擁有門後土地),但尚算有基礎說服力;然而,如果說這兩個國家背後的假說尚算符合現實,或符合近來幾年時事,那麼筆者就無法理解日本的定位。
日本的立場是講和派,只不過日本求和、或邦交,對日本又有什麼利益,又何以在講和之外,還要派出自衛隊出征?這不是否定以道德或人道主義作為開戰或拯救其他民族的理由,不過若要人道救援,大可以找聯合國,無需自衛隊。進一步講,當事情已經上升到是以地球作為國族、或稱之為一個聯合民族,對異世界的民族交涉及接觸,在這個情況下日本仍能保存國體,獨立向帝國使者交涉,是無視了太多可能會介入的外交勢力(諸如聯合國,所有大國以外交手段介入事件),甚至乎否定了外交與及國家在此事之上會互相牽制的本質;結果,本來應該是國與國之間聯合商議的會議,演變成一場在日本議會廳演出的鬧劇;事情被轉化成日本國內的內政——而不是劇本在其餘事件描繪出的一場外交災難。
日本的國家政策尚且算是模糊,但前後集數催眠觀眾,灌輸議和一說,目標尚算清楚,此處暫略不婊。真正的下限在於作品嘗試觸及外交關係,卻鬧出中國、俄國及美國三者滋擾阿爾努斯使者的鬧劇,將其他國家當成是沒有外交常識的白痴,以致到用了最差劣的手段去介入此事。任何有常識的政府應該會明白,任何針對使者等等中介人的攻擊,或擄走使者,等同對該國政府宣戰,而理論上中美俄三國均沒有宣戰的理由、亦無可能宣戰成功(因為異世界的資料來源來自日本)。除此之外,用武力暗中擄走一批無權無勢的使者,談判得出的結果亦成疑;更甚者,當使者來日一事已是焦點,若使者一行被貿貿然轉到外國,等於赤裸裸地宣稱使者已經以「自己的方式」被前往該國,就算最後達成了任何形式上的和議或貿易協議,其說服力亦是惹人懷疑。換句說話講,特工招惹使者一事從開場到結束都是茶番一場,既無合理原因,亦無合理用途,結局像無頭無尾臨時爆出的笑劇,多於劇本所嘗試描繪的政治陰謀或暗中角力。
那麼,若「在門外發現了異世界、而異世界的出口在日本境內」的確發生,一般而言會發生什麼事情?比起先維護本作眾多國家、甚至日本所持有的外交立場,筆者更想要反問,到底阿爾努斯是一個擁有什麼「潛在利益」的國家、而基於以上問題,眾多國家又想擁有什麼利益?而且,是否有穩定技術,能控制連接阿爾努斯與地球的門?諸國所提出對阿爾努斯的假設,或佔有欲,或獲取以上資源的手段軟硬,莫不基於阿爾努斯土地擁有的利益多寡,故此按照常理,你必先釐清或介紹阿爾努斯的地理資源,才能勾起列強慾望。一言蔽之,若風險越大,成本越高;若利益越是簡單,諸如金錢利益、貿易、能源,去拉攏日本成為盟友共同開發利益,總比拉攏一個莫名其妙、很大機會會成為日本政府的附庸國或庇護國,亦不知道如何溝通的國家,要來得簡單和好交涉;很理所當然的是,作品從來沒交代過為什麼異世界會成為諸國交涉的暴風眼。看了十多話,除了知道這個異世界是一個使用魔法、有龍、文明及科技品發展落後於人類世界,空間廣闊(根據杜嘉前往日本的講法),亦知道戰爭撕裂了帝國內的城邦結構,大概還有「文化差異」與貓耳女僕娘(這很重要),但其實對阿爾努斯是一個擁有什麼天然資源的地方,大抵一無所知。
聊到阿爾努斯國內與日本第三小隊等人交流,最後也順帶說說國內——亦是本作上半截的主軸。阿爾努斯國內的劇情雖然像是自衛隊付了好多錢,結果拍出了十數集的政府宣傳片,但還算應有盡有,比錯漏百出的國外外交更有說服力,而且雖然日本政府的立場成疑,但阿爾努斯與日本政府交涉的細節還算豐富。
國內的情節不外乎是幾種元素的混合:先有文化接觸(與及因為接觸產生文化差異所構成的溝通失效)、繼而文化差異觸發一場場由人類壓倒異世界(軍對/怪物)的戰爭,繼而因為在戰爭途中產生的恐懼或感謝之情,因此與自衛隊三隊等人築成友好關係,促進邦交。蒂修前往邊境尋找「綠色衣服的人」,其實已經可以看成是本作的縮影:有雞同鴨講、有賣萌有肉、有道德呼召(或可能的感謝之情)、亦當然有戰爭——或者更準確的形容手法,乃是本作其實是伊丹率領的異世界冒險大劇場,而並非外交劇、政治劇等等。
當然,以此公式去論定本作,並不完全,亦不公平,畢竟劇情亦有不少混在宏觀視點下對戰爭、人性等事物的描寫,描繪角色成長,如平娜在伊塔黎卡攻防戰內的轉折就是好例子。此外,作品描繪軍事場面,對軍火、攻城策略等等項目的描寫的可信性不低;若你不明白,隨意引用一段本作有關討伐火龍的對白,即可見一二:

「……對手可是龍喔,威力完全不夠,如果是我的話,首先用鬼怪戰機(Phantom戰機)攻擊他,將它控制在高度二十米以下的範圍內,讓他吃上幾發特科的榴彈。趁他倒地的瞬間,眼鏡蛇直升機(COBRA)用TOW飛彈攻擊背後,可能的話再用74式戰車將穿甲彈打穿他的身體,最後還需要普通科隊員對其進行死亡確認,需要的話用炸藥給其最後一擊。」
若作品的確有什麼沒刻意交代,但又交代得異常清楚的東西,那大概是針對槍械、機械及軍火的設定。相反,除卻軍火,政治、世界觀及外交等設定及情節,水準一般。也不能說作品沒有努力過,但似乎直接將本作標題改成是「伊丹的異世界歷險」會比較有趣。其餘設定要不太簡單,要不太白痴——你說,這不是Too Simple, Sometimes Naïve,還能是什麼?w

2 則留言:

  1. 啊,「作者」是指 Gate 的作者

    回覆刪除
  2. グッチ ショルダーバッグ - グッチ ショルダーバッグ...
    ハワイ グッチ サングラス - ハワイ グッチ サングラス...
    グッチ アウトレット 幕張 - グッチ アウトレット 幕張...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