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與奶奶住在一起的中學二年級女孩可可娜,某一天遇到了不可思議的女孩帕皮卡,並和她踏上一同在「純潔幻影/Pure Illusion」這個世界找尋「耳之碎片」的旅程。而當兩人的冒險遭遇危機時,耳之碎片開始發光,給予兩人變身的能力。」讀畢,我最先想起的是《光之美少女》。(沒看過作品的)鏡花大笑。
以上這堆說明既可以說是沒錯,但又可以說是有問題——因為,縱使上面這些東西的確是作品頭幾集出現過的內容(及概梗),又完全不足以表達出《FLFL》一作的魅力——《FLFL》既是近來這幾年最精彩的百合作品,亦是一部Cult片。這是一部會將大量符號、意象、文學、哲學與心理學的要素丟進作品,但沒有計劃解釋,但又不顯得趕客的作品;這亦是一部會苦心在各種作品所呈現的演出、作畫等等元素下功夫的作品。你甚至乎可以說,這是一部後設的作品,(可能)想要探討的是,這個時代的禦宅族與動畫之間的關係。
準確點說,《FLFL》是一個孤苦無依,沒有主見的女生,逐漸找到/學到/領悟到自己的路向的故事。以中文的術語講,則是「成長劇」;然而,比起如京社套路般的安排主角挫折、試煉,然後安排社團活動讓主角成長等等的套路劇場,《FLFL》卻走向世界系的方向:故事本來只是女主角不知道該怎報學校、沒有母愛父愛,而只有一個臉色蒼白的嬤嬤,最後卻轉變成為母親為了世界適合女兒成長,因此就真的(如同字面意思上)動手改變整個世界的構造。故事最諷刺的是,一直缺乏母愛的可可娜、找不到舊時夥伴的帕皮卡、收集碎片的索爾特,到了最後全部都找到了這些東西,但每一個人都放棄了這些好不容易找回來的東西,並且有合理的理由,覺得這些選擇是正常的。
事實上,在主線之外,作品就留下了很大量的捏她、引用和致敬——這些致敬的內容,從日本近代藝術家赤瀨川原平提出的「超藝術托馬森」、路上觀察學(及,這個概念所指的,戰後日本國內的「建築物上被保存下來,無用卻漂亮的多餘物件」——如本作帕皮卡基地內那些半截且懸空的樓梯)、到安徒生童話(白雪公主、糖果屋)、希臘神話(尤其是最後幾話)、動畫及電影作品(如第三話有明顯的《北斗神拳》捏她、第一話的雪景怪物總讓人想起《風之谷》、以致到很「機械人作品」地諷刺機械人的第七話),與及最後出現很「達利」(超現實畫家)地讓物件變形、彎曲,扭曲在平面的意象——當然,如果我們不討論這部作品的顏色、左右、二分和精神分析般的符號的話……
固然,不去解讀這些致敬,或者嘗試理解致敬與作品本身的主軸——也就是說家庭糾紛、成長劇、世界系等等——有什麼關係,其實也沒問題。就和上述指甲鉗的意象一樣,就算觀眾只是抱著看爆谷片的心情,完全不理解到底機械人劇場為什麼出現、為什麼又會無緣無故去了沙漠(或者說,要選擇沙漠這個場景)、或者是第二話為什麼可可那和帕皮卡無緣無故變成兔子,在說電線桿「好大、好粗、好想咬」——又或者是,為什麼第四話要選擇百合花、公仔方向等等意象,以表達出「循環」和「時間並無流逝」……諸如此類的小細節和問題,就算不理會,其實不會影響欣賞作品的樂趣。畢竟,抽走這些稀奇古怪的意象、過於刻意的符號之後,作品仍搬出一個相當有說服力且龐大的故事,最後更在Pure Illusion之內再疊加一層Pure Illusion,故意擺觀眾一道,誤導觀眾。但,去解讀這些旁支末節,或者去猜想到底作者藏了什麼訊息在各種符號,大概是整部作品最大的樂趣——畢竟,他們索性就在最終回,將一部分被引用的作品,後設地透過一層Pure Illusion講出來呢。
而且,你亦可以顯然見到的是,作品提供了很大量可以進入的解讀方向:作品先是高舉、繼而貶斥MIMI作為母親的身份,其實可以暗合宇野常寬有關於肥大的母性及日本社會的評論——但筆者沒讀過《00年代的想像力》。一如上面提及到,Pure Illusion即是角色對現實的折射,而這點其實與夢、潛意識,與及弗洛伊德等精神分析派的理論很類似——但筆者沒讀過弗洛伊德。除此之外,作品那麼頻繁地引用童話、文學、畫作等等故事上的符號/意象,甚至乎在作品不斷指涉其他類型題材的故事,(還出了一個橋段指可可那與帕皮卡改寫了學姐的歷史)。這些除了可以單純理解成致敬,亦可以很後設地說,可可那與帕皮卡分別是「觀眾」與「動畫監督」的隱喻:而起初不願意被歷險的觀眾,漸漸願意與拖走、一起與可可那歷險,探索動畫在宮崎駿時代之後的可能性。按照這種脈絡,Flip Flappers 即是一部講述動畫如何從各種陳套的成規、大潮流走出,與母親/動畫的大潮流決裂,拒絕循規蹈矩,繼而「邁向明天冒險」——以致到當十三話最後的插曲剛落,歌詞唱到「眼前的世界盡是Illusion」、映落學姐的窗口,整幕等同於直接揭示出Illusion=動畫世界、而我們眼前這些角色所面對的現實,其實亦是一種Illusion。
類似這類的解釋、各種藍色窗簾等等的東西,我大概還可以再另外多寫一篇文;而且,我亦覺得我的解讀相當粗疏,甚至乎可能完全不錯——又或者,我可以再寫多幾百到幾千字的藍色窗簾,繼續搬弄出各種現代的日本動畫理論,解釋《Flip Flappers》為何有著如海一樣的符號,如何在細節上傾注(第六話就是一個好例子)、又或者引用宇野常寬的學術對頭東浩紀,解釋這是一部包含著大量禦宅族符碼的資料庫、是一部不能用自然主義解釋的作品——但我又為何要展示知識下限呢?畢竟,這種能容許觀眾作各種形式的解讀,甚至乎說,不作任何解讀,仍可以因為演出、作畫、上色、配樂等元素精湛,讓一般人欣賞的作品,正正是最難能可貴的結果。到頭來,縱使本作野心勃勃地打著「要抵受十年以上時間」的旗號,偶爾甚至乎會覺得監製只是無機地拋書包,將理論羅列,以致到作品顯得有點過於計算,這仍是一部令人看得愉快的好作品。這更是一部如「黑洞」一樣危險的作品,畢竟它的解讀、理論和內容,盡然是深不見底的深淵,更令人想起《夢日記》一般,當觀眾越想,越是在動畫的符碼之間翻來覆去(Flip-Flapping)就會深陷下去——但這亦恰巧是令本作展示出動畫的可能性,繼而成為奇點,屹立於動畫史的原因。
A+
Flip Flappers引人注目之處就是跳脫現實的情節展開、不尋常的幻想世界、大量心理象徵和符號。第八話是分水嶺,製作組摒棄以上優點,改而採用傳統敘事手法,故事卻無法展現深層矛盾及具說服力的解答,使作品淪為說教式的陳腔濫調。極為可惜。
回覆刪除雖然很多然說後半不如前半那樣自由放蕩,變得比較套路不好看,但我覺得一部好作品本來就可以帶給觀眾不同面向的感受,前半與後半我都很喜歡。況且正因為有主線給予她們關係上的考驗,這部作品才能做出這麼棒的百合橋段。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