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直接去理解本話六合塚彌生成為執行官,用以總結的過程,在這當中最明顯地出現的一個符號是「藝術」這點的定位,這也是本話最大的主題。自本作開播以來,本作的所謂藝術其實常有和犯罪扯上關係的情況;例如說,王陵璃華子覺得自己在做的是行為藝術、槙島的行動和1984扯上關係,並且自認自己為一種行為藝術,還有本作過往幾話出現極多的文學、哲學和藝術品引用,甚至說本話提及的主題——搖滾樂,終究被作品串聯在一起,成為一種反社會的象徵。
「熱衷藝術的藝術家們,在從事藝術活動時,色相會變得渾濁。像藝術這種能強烈震撼人心的東西,就是種似毒似藥的東西吧;正因如此,才會有針對藝術的認可制度。」當「藝術」要被認可才會成為藝術,這會是一個怎麼樣的世界?整話、甚至說整部作品想要去交代的,正正就是這種對所謂「邊界線」的思考;沒被認可的藝術還是藝術嗎?沒被認可的正義——例如本話開槍不成的六合塚彌生,又或者是本話接近瘋狂的佐佐木,又真的是正義嗎?儘管你明顯可見這群人執行的或是、或不是正義,然而在一個絕對化的系統下,所謂正義的釐定是到了一種接近讓人不安的程度;不同的角色到了這裡,如Sybil System所希望的一樣,被退化成一種單純的,無感情的執行者一樣:只要按照系統的路執行,人便能獲得最大的幸福,最大的利益化,還不快點執行?
另一點想要交代的重點,是整個執行官制度在Sybil System裡面的特異性。用簡單的說話去總結整話,執行官制度是從Have Not 變成Have的過程——簡單而言,就是跳出整個不合理的制度,從被制度壓榨的市民和普通人,變成壓榨普通人和市民的「所謂走狗」,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所謂的「Have」並不能脫離整個系統:所謂「得到了」什麼,也僅僅限制與你得到了系統所允許你得到的。琴弦在這話是象徵這個Have和Have Not的比喻體:所謂琴弦,除了是象徵著藝術,象徵著相對自由的思想外,更重要的是象徵著六合塚彌生想要得到的自由、以及是重拾昔日玩音樂的情緒。然而這份「得到」的情緒卻是無法脫離整個系統的束博:最後一幕六合塚彌生開空槍,目送對方離去,喊著想要成為執行官的時候,當中蘊含著的正好是一種Have Not和Have情緒的混合——「Have」的是琴弦,音樂,然而妙在系統從來沒允許過除了琴弦以外所象徵的情感,造成的結果乃是六合塚彌生被所有東西所背叛——包括世界,也包括自己的情緒。
進一步講,跳出上面流於本話情節的解讀,這種「剝奪方的力量」亦是本話的主題之一。「想要脫離被剝奪的一方,便是自己成為剝奪的一方。」,這點無論是在本作,還是說在社會上而言依舊成立;在本作,執行官和監視官員扮演的正正就是這個「剝奪方」的地方,儘管自己的自由和執行的正義,還是在被Sybil System之下被剝奪,諸如說六合塚彌生本話被剝奪情感——然而想要脫離被剝奪,就先得加入剝奪的一方:佐佐木本話稱得上是濫用私刑、宜野座一副不在乎的樣子和狡嚙直接用系統打臉,對比起處於弱勢而被動的六合塚彌生是直接的對比——有權的玩弄無權的,無權的要向上爬,就得先接受系統——看看香港的警察,甚至說香港整個的經濟系統,豈不是最好的例子?
總結來說,本話是大戰前的平靜;按照虛淵過往寫劇本的定律,一般出現這類型回憶、回想的回合,之後定必不會有什麼好事發生;小圓的回想回延續到最後變成了結局、而Fate Zero、甚至說沙耶之歌的回想也有著這樣的功效。本話除了是在時間點上比較突兀,大致上也無太多其他問題吧。
我覺得佐佐山一部份是為了激怒犯人吧,
回覆刪除這樣他的色相值才會提高,才有辦法開槍...
聽說2ch上已有十三話劇透了,依據上次第十話和第十一話劇透的吻合度,這次的劇透應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可信度。聽說Psycho-pass會採用先行上映的方式,劇透就是這麼來的吧。
回覆刪除公安局內有槙島的協助者,而槙島早就被公安局高層所知,卻選擇隱瞞下來……日語水準不高,只能看出一些意思,看見的時候突然有種「果然如此」的感覺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