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很久很久以前,香港開了一間「動物餐廳」。
這間「動物餐廳」,作風奇特。這間「動物餐廳」,每年只會開幾個星期,而且每次開門都只會開大半日。另外,動物餐廳不能訂位,食客要去動物餐廳吃飯,就要預早幾日去動物餐廳門前排隊:長的,就是幾日。短的,也要幾個小時。
據說動物餐廳的廚師,為求精益求精,故此每次準備上菜,都要先讓食客等兩個小時;實情就是,餐廳對於廚師來講太大,要一口氣上菜,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,故此只好讓食客不斷的等啊等。更神奇的是,食客從來不埋怨,也不催,因為他們在去動物餐廳吃飯之前,已經做好心理準備要等待。
據說,動物餐廳並不好坐。動物餐廳沒有豪華的裝修,酒水不特別便宜,也沒有你在別的地方沒辦法吃到的菜色,座位也是相當狹窄。歷年來,又有無數人投訴過動物餐廳「貨不對版」,「法國菜餐廳上中國菜」,說動物餐廳是一間冒牌餐廳。他們說,動物餐廳自稱自己很高級,是全港最大型的餐廳,但實際上卻是混了各種雜質、廢品而成。例如說,動物餐廳做法國菜卻用粉絲做伴碟;又例如說,煮法國菜竟然沒有鵝肝,卻有漢堡和牛扒。對於此,老闆每年都總會報以一句,「這只是因為法國菜的材料買不到,我們才被逼夾雜中國菜和美國漢堡而已,體諒一下啊。」
動物餐廳沒有車胎人星星,也只是一家三流餐廳,但他們有幾點是很優秀的。
每日吃飯,動物餐廳都會找來一大堆二三線歌手,在旁邊唱歌。這群歌手,本來是外國人,在本土名氣不大,來到香港,卻被當成是上賓看待,自然樂意過來;香港人看見有外國人來唱歌,以為看見了某個異國明星,再加上動物餐廳吃個白飯,也可以聽歌,於是有不少人過來。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,每年總會有極多抱著和他們一樣想法的人,一起衝去動物餐廳看歌手,一起叫了一碗白飯,然後滿心歡喜以為自己可以看表演,飽眼福。結果,人太多,飯太少——飽不了眼福,卻因為花錢買飯,不夠吃,結果要再買菜,餓了錢包。
動物餐廳曾經有過一點光輝的歲月。曾幾何時,他們請過外國傾國傾城的歌手組合卡拉當娜,名表演者穿牆紙,歌手好多愛,又或者是備受關注的新人孖連娜等等來動物餐廳表演。不過,當每年動物餐廳都是表演穿牆紙、好多愛來動物餐廳唱歌,許多人看習慣了,覺得有點沉悶,便離棄動物餐廳。「每年都是那些人,餐廳的菜色萬年如是,又不是特別好吃和便宜,我幹啥不去旁邊的信賴餐廳去吃飯?又或者是去吃三號餐廳,多付點錢,去看百合百合和吃花旦香菜?」
動物餐廳能運作至今,靠虛名至此,卻依然可以不思進取,靠每年強勁的廣告費和品牌效應運行到今時今日,其實已經是一個奇蹟。當然,更讓我覺得奇怪的,其實是香港人。既要風吹雨打,又要等待,名副其實是貼錢買難受,他們卻從不放棄動物餐廳;相反,他們樂在其中,每年不僅要維護這個習俗,還要每年參與被虐,之後在臉書炫耀自己被虐待的事實:「我今天去動物餐廳吃飯,讓我合共等了三個半鐘頭,總算吃到飯;雖然動物餐廳的東西爛透了,我也沒看表演,但今天我吃飯吃得很滿足的,我下年還是會繼續被虐的。」你說,這樣的市民,豈不是比動物餐廳的成功,更加來得奇怪麼?
中間哪來個'動漫餐廳'ww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