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/14/2013

補習夢

最近讀過一個日本麻將界的討論。討論的開場白、內容大致上可以歸納成:有許多時候,打牌打得好的人,也未必知道自己為什麼打得好,所以他們的「教授」並不可信;而就算當他們成為教練、寫文章教人怎麼樣打牌,也只能講些門面功夫,而沒說最重要的說話——成績優劣不是因為牌章高低,只是你笨,所以不及我。

我想要以此作為切入點,講補習,從而解釋我對這點的想法。

我認為高分者未必適合教書,背後的原因,並不僅是因為一句「天才」,而只是因為要讓高分者在短期之內,培養出一個高分的學生,根本是不可能的事。

一些語言的科目——例如說中文、英文,的確會有所謂天分和「天才」存在。對比起大部分的學生,或許有人對詩詞歌賦更加有天才,能比其他人快一步理解到文章的思想,可以容易套進考評局的思路答題。這是一個可能的解釋,但我不覺得這是全部。

語言、邏輯、背誦能力,或許會有天才,但許多時候都不因天賦,而因對方及早培育。優秀的語言、邏輯能力,不能全靠補習,而需要靠學校培養,透過看書看出來,靠對方有興趣。學生或許可以靠背誦補習社拿到的資料,而考到蠻不錯的成績,但是我常覺得,一兩年那麼短期的時間,根本不可能浸淫出頂級的語言能力——而就算有,我覺得那只會是考試用的語言,而不是真材實料。

每年我總會看見補習社的一些「名師」,貼了許多「5**相」,寫道每年有許多人補習了某個補習名師,因此獲得優秀的成績。我總會覺得,那只是因為那些人本來就有這樣的實力,而補習社剛好取錄到優秀而勤奮的學生,然後補習社就居功至偉,吹擂自己有幾多個名校生報讀,是什麼什麼名校生的選擇。

我聽過許多補習名師的廣告,說他們一年拿到了多少個5**,又或者是吹擂他們是全補習社最高5** 比率的老師,可是我暫時還沒聽過有多少人說他們能將一個在學期初持續拿2,或者持續拿3的學生,教到5**的水準。卻偏偏有許多這樣的人,以為自己靠著補習,就可以拿到想拿到的分數。

他們不知道,就算他們用力補習,也未必追上那些被列作標杆的人們,只因大家輸在起步點,輸在大家底子不同,輸在能力。你不會有這樣的時間,去追上人家用三年、用五年,用七年建立的基礎,可是補習卻會告訴你:「同學,這是可以的。」補習老師們會成全他們的願望:上課的時候和學生遊花園,講講笑話,給大家希望,最後開一張張的空頭支票。待你兌現支票,發現原來對方沒有留下餘額讓你兌現承諾,已經是放榜了。對方開下祝捷會,都不是為了你這個僥倖及格的考生而設,你這才意識到「朱門酒肉臭,路有凍死骨」。而你還剩下什麼?或許你會看見面前一個個虹光滿溢的泡泡升起,然後在半空中被淚水戳破。

1 則留言:

  1. 補習受歡迎,正正反映學校的教育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,此時補習社以「幾個月即攞高GRADE」為招徠,利用學生及家長的弱小心靈,撈取商業利益。

    我自己的「補習」是靠狂操網上下載的PASTPAPER,而知識概念則仍靠學校提供的筆記。結果我和身邊有補習的人的成績相差無幾。其實學生要反省自己是否需要大砸金錢來上可有可無的補習班了。

    當然,亦應怪責一下香港的教育制度畸形怪胎。自從教改,教師一日到黑就是內部開會、教師進修,結果修出乜?校方單單提供老師教材,然後叫佢地用多些時間和學生打成一片,不是更好嗎?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