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/10/2015

從《この世界の片隅に》聊動畫募資的可能性

繼早前KEY社在外國的平台上募資做Clannad 的英文翻譯和台灣的偶動畫《精工小子》在FlyingV 上募資之後,導演過Black Lagoon、天上天下的監製片淵須直,在今日發起為上映劇場版動畫《この世界の片隅に》而募集資金兩千萬日元

外國募集資金製作電影、記錄片,本來是很正常的事情,但過程募集的資金沒這單新聞那麼大——而這單新聞本身有幾個值得留意的地方,其一是「兩千萬」這個看起來龐大的數字。雖然「兩千萬」對於一般人來講不算是什麼巨額數字,這兩千萬到底能對製作一部劇場版動畫帶來多大的效益?

素來,日本的動畫動畫製作不菲但成本效益甚差,投資效益比絕大部分的投資工具都要差和不穩定,像是本季的新番《白箱》在最新一集就曾經提及過動畫製作的苦與樂。即使是幾十分鐘的一集動畫(像是一部動畫二十三分鐘、扣除ED/OP等等大概二十分鐘,實際播映時間大概三十分鐘)也需要差不多上千萬日元的成本;SOS Blog也好其他資料來源也好,也指出製作一話三十分鐘長的動畫需要的成本大概是一千萬左右。按照上述的數據乘除,假如現在日本的任何動畫導演要募集資金去做一部「劇場版動畫」,而這部作品大致上是九十至一百一十分鐘(例如《いばらの王》、《對某飛行員的追憶》等就是這個Runtime;當然,也有一些很短的,例如新海誠的《言の葉の庭》),所需要的成本則大概是五千萬至六千萬——而且劇場版動畫所需要的製作時期一般也比動畫要長,因應觀眾的期待而作畫、演出一般會比較精細,所以成本只會更多、更高昂。故此,這企劃募集「兩千萬」看起來很多、甚至乎被yaraon上的評論戲虐為「新手欺詐」「乞食映畫」,但實際上比較需要的成本,其實還只是佔了不夠三分之一、甚至乎更少。

相反,我甚至乎會質疑這兩千萬對整個企劃的重要性。如果我們考慮這兩千萬對製作組帶來的影響,考慮到製作組需要額外安排許多企劃、問題、製作後話,以滿足曾經出錢支持動畫映畫化的普通「投資者」,這過程的時間效率和對工作進度的影響,也許不及多找一個集資者要簡單——實際上,製作組真的沒有後續的資金、一定要依靠這兩千萬嗎?集資的頁面寫到「2000万円に達しない場合でも映画制作は鋭意継続します。」,而如果我的破爛日文沒有理解錯誤,就等同於意指有在網路集資平台以外願意再花錢的投資者,願意在這兩千萬用完之後繼續支持製作。

其次,整個計劃本身值得留意,在於計劃本身無論是條文、條件、要求等等,也是會讓許多人卻步而不參與,諸如說官網上寫到的這些條文:
制作支援金はいかなる場合も返金できません。
万が一、制作が途中で中止になった場合も返金できません。 
制作支援金は出資ではありませんので、利益の払戻はありません。
公開・パッケージ販売などでリクープした場合も支援金は返金されません。
假如作品在途中被腰砍、或者是因為某種理由而無法上映,作品將不能退錢;而就算作品成功上映了,作品的利益甚至乎不會瓜分(感謝旅星星指正),而只會酌量的給出回禮——且作品本身並不會將後期製作成影片的利益瓜分。這些東西對於許多習慣投資影視、演出的人來講,大概是很正常和很理所當然的事情,但對於不習慣影視的人來講,他們根本不會體會到製作組根本無法賠償是因為無從賠償、無資金來源賠償,而這些風險是不得不自行承擔。這樣的東西和募集資金、只有風險而接近沒有回報的東西,根本不能說是什麼「投資動畫」——大概官網用上「應援」,無條件的支援,是非常貼切,畢竟這種是無異於浪費或者是倒錢落海的行為——最起碼,對於我這種古板的人來講,當我將鈔票倒下海,我還可以看見鈔票飛走的那瞬間;課給Gungho,我還可以看著箱裡的一堆星蛋而得到一種莫名的滿足感和被虐感。課金給電影,你既不知道作品會不會成功動畫化、不知道會不會有成品,而只會在最後的Credits被略提名字,這不是倒錢落海是什麼?w

結合以上,你就不難明白,為什麼這樣的企劃根本是瘋狂到極點:一個只有風險、回報甚低,可能投資者的回報不比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要來得那麼高。再加上募集的資金如此極端,談的是上十萬、百萬的數額,根本不是一般人可以隨便拿出來的金額,這企劃看起來根本就是注定會失敗。事實上,一如我很久之前在Facebook寫過,動畫募集資金,用來做OVA之類的企劃還好,但要做長篇動畫,只是旺丁不旺財,成效不大但麻煩事很多。

而事實上又是否如此?

截至這篇文寫完的瞬間(三月九號的深夜十一點),這個集資企劃已經抽到接近六百萬快七百萬円,距離目標的兩千萬已經達成了三成,還剩下八十日。

雖然我也不是第一日知道,但日本人果然是瘋的。話說起來,這個畫風蠻不錯的,不知道這個捐款平台會不會接受港幣呢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