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/25/2013

王菀之 - 留白

素來很少寫中文歌,不過王菀之的《留白》,是近期來一首頗有爭議性的歌。事關留白拿了十大中文金曲的金曲金獎,再加上《留白》屬於中文流行音樂比較少人接觸的電子音樂領域,無論是歌詞、無論是曲風等等走的路線也很奇怪,故此特意在這裡開文介紹。 

撇除所謂獎項嘉許、還有網路創作的《留飯》,引起的輿論等等為曲子施加其他不必要地多的壓力,筆者沒接觸足夠多數量的中文歌,能說這首在中文樂壇的地位如何,不過,若是單純以曲論曲,留白一曲的想像空間有不少,當中最明確地引人注意的,或許是它獨特的音樂風格。 

有人說留白是Dubstep,又或者會覺得留白是實驗音樂,這些嚴格而言只是對了一半;嚴格而言,留白並不算是一首Dubstep 味道很強烈的曲子——儘管後半段的副歌的確有傳統Dubstep 的陰沉和厚重,然而前半段卻明顯地不屬於Dubstep ,更像是另類搖滾——而與其用Dubstep,更確切的稱呼應該會是Bass Music,事關Dubstep 這詞隨著近幾年Dubstep 流行化,已經漸漸失真。而本曲雖然是流行曲,然而稱不上是完全的Dubstep/Brostep(況且Dubstep 本來也不是什麼流行曲風,源自英國,而是屬於電子音樂裡面最低沉的類別,本來和流行音樂是兩回事)。至於實驗,想必這類型的曲風,在電子音樂並不吃重的中文樂壇(如有錯請糾正筆者),也定必有一定程度的實驗性,故此這樣的稱呼也算可以,只是距離外國的實驗音樂差得太遠,只符合廣義上的解釋吧。

聊起電子音樂,上一個筆者有印象的電子中文音樂是《蓋亞》(事關筆者不常聽中文歌),而無論是《蓋亞》,還是《留白》,都是出自常石磊這鬼才手筆。
於是,承繼常石磊這點,有人又說,《留白》更像是《蓋亞》遺留下來的第十二首歌,不過這點筆者也不同意;《蓋亞》和《留白》最大的音樂取向不同,乃是在於兩者在概念發揮。《蓋亞》的電子音樂,例如說《無言歌》《蓋亞》等等派台大作,電子音樂味道和《留白》一樣濃厚,然而《留白》的概念發揮沒那麼強,和蓋亞這張大碟偏重於發揮概念,有一個固定形態、固定的想要去發揮的議題,而《留白》明顯地是一曲「留白」,留下的白色除了是想像空間,留下相當程度的玩味,更是歌詞中提及的內容。

 實際上,《留白》可以解讀的角度不少。例如曲中「白受罪後白開心 將心瓣埋下」可以理解成感情消弭,從而引導出感情方面的解讀面,指一段感情的消退和自暴自棄,自己只是空洞的「白日白望白煙花 將感官遺下 」,借畫畫和留白這兩個意象串聯整首曲子,而暗喻出一段情緒的變更。 如上年出的《Made Of Water》,王菀之奔放自在,變換自若,如歌詞中寫及的水一樣,無論是唱腔還是說和弦,也沒有固定形態。

這種虛無飄拂,如自High 一樣的唱,實驗風格如前期的椎名林檎——她把玩音樂風格,到了《留白》一曲總算結果收成。《留白》中有一句,「採菊東籬下 以退為進化」,她或許不如陶淵明一樣隱居田園,但她肯定是以退為進化,進化成一種我們沒期待過的形態,而成了香港樂壇的先行者,為這篇狹窄的空間,開闢另一片天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