羽川翼的白貓貓變是整部作品的主軸,然而本作真正的主題,是借白貓一事,揭示出羽川翼在處理人際關係上的矛盾和拉扯;儘管劇情借羽川翼對待父母、對待人際關係,營造出羽川翼是一個太過講道理,甚至乎講道理到了一種是絕對理性,接近無欲無求的地步,然而忍野咩咩一句「貓是一種很擅長掩飾自己的動物」,卻已經揭示了羽川翼只是在隱藏自己的慾望。整部貓物語的主軸,其實只是作品就白貓、羽川翼的雙重人格互相破立,藉由破壞一邊的合理性,去建立自己的存在;正如現實生活中的羽川翼是一個奉公守法的好學生,
對比起羽川翼這種理性和感情色彩分明,明確地以兩個不同的人格,兩個不同的身份分割,阿良良木借愛情線去交代自己身上呈現出的相對。最明顯的是,在貓物語內,所有阿良良木做的行動,無不是夾雜了感情和理性成分——說前半段阿良良木問月火愛情有多少階段,愛情可以如何量化,除了是好笑,更是反應了這
在這部角色少到不行的作品內,忍野咩咩在本作扮演的,除了是看遍全局的一個掌托手,決定全局劇情路線,更重要的是他根本看穿了整部作品所有角色的走向;在開始之際,忍野咩咩說過「任何扯到羽川翼的事情,都會變得很難搞」,指的其實就是羽川翼這種極端的、一體完全不同兩面的性格;他同時也掌握了整個故事前進的節奏——諸如說後半段說破羽川翼整個人格兩面體的真相,直接點出羽川翼現在這種情況,在理性上分析其實是咎由自取,而不如帶感情切入的阿良良歷一樣帶有感情色彩。劇情劇理上,他也主導了整部作品的速度和流向,諸如說前半段刻意地將白貓事件停下,刻意將阿良良木說成「沒有能力的外行人」,結果導致的所有反效果大概都是在他掌握之內。至於說忍野忍倒是在劇理上的作用比較大,通篇對白也不多幾句,到了最後僅僅是發揮轉折作用,偶然出來咬咬甜甜圈,沒太大可以著筆的地方。
化物的本質也是整部物語系列想要討論的東西。忍野咩咩一錘定音,說過了「化物是因為人的渴望而生」,而不管是化物語還是說是偽物語,基本上本作的所有怪物都是因此而生。到了貓物語,障礙貓當初出現,只是因為羽川翼的渴望而生;而後期黑貓貓變,同樣只是因為羽川翼的渴望而留下來。「化物」在這裡變成了相當隨性,隨你喜歡而隨便出現的東西,進一步講其實可以演繹成人的一種情感和理性化的對抗(也就是每次雜碎君拆解難題)——撫子篇的報仇慾望、八九寺代表雜碎君逃避家庭、螃蟹代表戰場原逃避歷史、火憐蜜蜂和月火鳳凰代表的迷信。本作所有的所謂「化物」主題,實際上也不僅僅限於傳統傳說內的化物,像是為偽物語的蜜蜂也可以扯到宗教崇拜,這些其實都是代表了一種情感的釋放和實體化吧。
總體來說,《貓物語(黑)》在營造人物、描寫人物一體兩面的性格和情節上來的足夠立體,水準比水分太多的偽物語要好多了。就這樣的一部作品,兩個小時四集屬於有點長,但同時有趣的一部作品,當然礙於筆者早已經忘記了化物語的後半段,所以這裡也不方便寫太長;就此,筆者唯一的抱怨是收結段太有自說自話感覺,所謂解梗說得難聽點就是沒人理會和看得懂、而歷所謂預知,事前看出真相,也只屬於馬後砲。另外普遍劇情之間的轉折,過度等等也不夠順暢自然,算是弊病之二吧,然而有一個神級剪接的OP(明顯地可以看出手筆是出自渡邊明夫,就算筆者沒找資料也可以肯定)、輕搖滾、貼近青春氛圍的搖滾OP、和深刻的人物塑造,偶然還有些不錯好笑的笑點和劇情,你還可以要求什麼?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