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所以筆者認為結局根本不是大團圓、最主要的原因有幾個。首先,燈里的「願望」——也就是想要拯救被影魔控制的人,證明命運的確可以抵抗,到了最後根本沒有解決;留奈之所以獲救,也只是因為燈里自己犧牲自己,這樣的方法根本談不上是一個正式的解決。燈里四人眾奮鬥了十三話,看起來解決了許多問題,諸如說打死對牌不用死、可以逆轉影魔侵襲人類的後果,但是到頭來燈里四人還是沒消滅制度上的問題,只是證明了命運的確可以被扭轉。到頭來現實還是會如此,絕大部分人還是沒辦法脫離被影魔吞噬的命運,就算燈里再與影魔溝通,也終究是一事無成。
而且,如果我們願意放棄劇本先入為主式的正義,不從燈里一方去看影魔,而從第三者視點去質疑凱爾布魯姆及影魔的道德,不難發現的是,其實影魔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邪惡。如前文所講述過,影魔所做的並不是誘導人類復仇,而只是賦予人類抵抗命運的工具,讓人類有能力抵抗現有的命運。例如說在十二話之中,影魔不斷誘導燈里、虐待燈里,的確談不上什麼正義,然而這也暗示了,若然燈里或任何「受害者」不願意接納影魔/凱爾布魯姆,凱爾布魯姆根本無計可施,這顯示出影魔依然留下實施自由意志的權利,談不上完全是邪惡。如留奈對自己被影魔吞噬的感想,錯的就只是「(留奈)我太軟弱了」,才會被影魔擺佈。
儘管影魔達成目標的手段值得商酌,但是「影魔並不如筆者想像中邪惡」的這個前提,使得筆者能寬容地看待凱爾布魯姆的行動,也讓筆者將凱爾布魯姆看成是一個努力家。儘管凱爾布魯姆努力的手段是近親亂倫,最後也想要殺死燈里,然而凱爾布魯姆背後的動機,就只是想影魔邁向實體化;為了物種進化而努力,實在談不上不道德。而且,凱爾布魯姆的努力之所以被抹殺,其實就只是因為凱爾布魯姆背棄了「命運」(也就是在十三話沒有出現,只有配音的隱藏角色),違反了塔羅使與影魔之間固有的平衡,便隨意抹殺對方的成果,可以說是全劇最值得筆者可憐的角色。
命運,還有平衡,成為本作兩個最大的主題,也是本作最特殊之處。對比起《銀之匙》嘗試在固有的命運中尋找出口,讚揚眾多角色尋找命運。一方面,儘管燈里四人平安無事,四女成功抵抗制式之下的命運,在現實找到改善的方法,暫時避過命運;另一方面,這個看似成功的結果,並不是因為燈里真的抗衡了命運,而只是因為命運肯首,願意暫時改道——實際上在命運肯定燈里等人的抗爭之際,命運也否定凱爾布魯姆,就只是凱爾布魯姆並不知道自己並不是命運,而有一隻在自己之上更為優越的無形之手,透過拉普拉斯等「人」,操控全局,導致凱爾布魯姆失敗。如愛迪亞所講,其實愛迪亞等人只是命運用以維持平衡而出現的一顆棋子——連帶自以為自己在抵抗命運的燈里,也是如此。
至於平衡則可見於本作不少設定之內,說到這就不得不講講本作的塔羅牌。塔羅牌的對牌系統輔助說明了本作的善惡對立觀,讓本作抽象的概念得以以「對牌」的形式形象化。銀花收結解話的台詞,基本上可以用作來說明對牌的象徵意義——善惡、光明與黑暗,總能共存於世上,而並非互斥。縱使本作「塔羅牌」的象徵,以致到塔羅牌本身的卡片內容幾乎毫無發揮,但是筆者依然欣賞本作能以設定輔助說明抽象的概念。
最後,儘管收結實在留下不少很有意思的尾巴,讓全部作品對宿命論的論述、正邪觀的想法來得比較完滿,但是作品幾乎為了灌輸這些價值觀,而完全犧牲最後一話的劇理。實際上,儘管本作的主題說明甚佳,能說明抽象而複雜的概念,但是本作實際的劇理推進極差,也不見得演出優秀。
一如上面所講,燈里四人回歸家家酒,毫無結果,縱使能從抽象的主題上作解讀,但是劇理上卻毫無支撐。銀花雖然說「之後再解釋」自己的容身之處,但是最後還是沒解釋。凱爾布魯姆最後暗示燈里是自己與人類雜交產下的女兒,但是劇本也沒解釋過凱爾布魯姆這種有意識的影魔,到底是誰產下的產物,變相陷入「有雞先還是有蛋先」的身世疑惑。另外劇本也時有推進太快,心態不詳細的結果——銀花自殺、留奈與星羅對峙,各自的張力十足,但是感覺不了了之——尤其是留奈與星羅對峙以凱爾布魯姆「寬恕」二人作結,是個合理,但是讓筆者失望的收結。
總結來講,本作並沒有黑到最後,最後結局讓筆者失望,而筆者亦詫異本作能將腹黑主題拍得如此正面,但還是不得不因為前半段表現優秀,而評本作評得高分。縱觀整部作品,監製想法太多,時間有限,但是執行主題差,以致到演出、主題書寫、設定安排和角色,有不少草率和空洞之處,但是本作的野心大,切入點另類,讓筆者不得不支持和愛上本作。可惜收結嚴重爛尾,嚴重扣分,實際上每當筆者想到收結一大堆假大空的熱血台詞,背後潛藏著許多黑暗之處,便使得筆者感到無比噁心、甚至厭惡。最後本作評價B+,和C這部作品一樣,儘管作品有嚴重缺憾,但筆者依然呼籲和鼓勵各位看看本作——畢竟在現時一眾同質的作品之中,本作的確有其獨特之處,有值得一看的價值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