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了三個月有多而來的最終回。以收結回來說,其實本話的缺點和優點都應該算是明確,這裡結論先行,讓筆者說一句:「其實本話應該要做劇場版的」。縱觀眾多的作品、劇本和神作確認的動畫,筆者還沒試過能說這些作品適宜延長,或者是搬到大銀幕上,因為筆者沒能看出可能性和逼切性,不過,對於本作來說,其實筆者頗為肯定本話很適合大銀幕,哪怕只是做九十分鐘的短篇電影,只要將本話的內容擴展和擴充,大概也能撐九十分鐘——實際上,以本作的最終話而言,其實本話只是剛好夠時間,很急忙的將所有情節和元素交代好,就要草草收結去True End,難免影響發揮。
說過了一大堆廢話,其實筆者個人給True End 的感想,乃是本作的收結有神作的感覺,能將一些毫不起眼的設定、題材,鑽研得深入,而能給出一個另外的切入點和價值觀。諸如魔法少女小圓將魔法少女、等價交換這些概念玩透,又或者是Steins Gate 的時空轉移和回到過去的概念,Persona 4 的收結回帶出有關於電視機的概念和想法,可以說是貫穿整部作品,是個相當有創意的切入點。藉由開電視一個毫不起眼的動作,劇本能深入地切出開電視和電視機內雙方的期待,點出當人在開電視的時候想看自己想要看的東西,而電視的出現(所謂深夜電視也是如此)正好是為了順應這個要求而生,按照觀眾的期待去辦事,這種慾望和提供相對應的做法。劇本用了電視的設定做軸心,看似是漫不經心的題材和安排,實際上,這種思想卻貫穿整套Persona4:深夜電視中所映出的內容(大多都是受害者所渴望的事情)、悠等人對真相的渴求(從電視機的慾望世界走進去)、還有本話提及過的三人能力者、現實和電視機世界內出現的霧氣等等,這種「開電視」/依循慾望而行的思想、價值觀,貫穿了整部作品,無處不在,卻又來得那麼的自然流暢——電視機的這個設定,卻是巧妙地扣連最後一話和劇本一起爆發,帶出的反思深刻。以這種神作般的設定發揮,將情節斟酌於大體而不失細膩的做法,可以說是讓筆者嚇了一條。
至於說,劇本上,本話遵照一貫劇本起承轉合的經典模式,雖則是做得有板有眼,不過整體質量安定穩妥。論推理的情節方面,劇本固然是有二十五話內沒出現過的元素(指案件兇手),不過論本話提及的細節、觸發點等等,同樣是解釋得完滿。例如說,筆者在本作開播之際,曾經有想過為什麼只有悠一人沒有經過反思和獲得Persona的過程、還有說悠是自動獲得了進入電視世界的能力(而不是作為一個受害者獲得能力)、電視等等的設定,結果本話完滿地回收了這些被不少觀眾「當」成是自然的事情。
不過,聰明的讀者也不難發現,筆者在上面提及本作有神作的風範和風格,也暗示了本話有其弊病和問題所在;對於筆者而言,其實本話的敗筆在於幾方面的問題,當中最明顯的是戰鬥;劇本花了很多時間在中盤對瑪格麗特的戰鬥,也將劇本的核心思想——友情,拿在這段的情節上使用,不過這段的戰鬥效果欠佳;作畫上看,筆者只看見雙方不停的在召喚Persona,但沒有設定基礎的筆者,自然不知道那方召喚了什麼、也不知道畫面上顯示的情況如何,結果看了一陣自然覺得是一頭霧水。
進一步講,或許是這段提及到友情的情節、還有二十五話的八人聯手,將所有的劇本思想都寫得太盡的關係,到了最終戰對最終頭目伊邪那美之際,明顯可見的是劇本已經沒戲好唱。當悠在面對最終頭目,理論上應該是所有氣氛的高潮和興奮所在,不過由於交手過程太少,變相讓這段的情節流於象徵式,大家打了兩下嘴炮就班師回朝了,觀眾才剛剛在逼出淚水就收結,多可惜的一件事呢。再者,上面提及過,正是因為劇本寫得那麼死,將所有的伏筆和梗、什麼友情啊之類的都放在瑪格麗特和正傳收結之際用上了,如今只剩下悠一個人獨自渲染「友情」等等思想,又加上戰鬥沒能看懂,結論就是劇本計算錯誤,收結的渲染力大大不如預期一樣,可以說是相當可惜的浪費了寫得那麼好的劇本。
總結來說,以Persona 4的設定和劇本水準評價,其實已經是神作級;雖則作品是有點慢熱、綜合的情節進展是有點慢,不過整體劇本水準極高——到了最後一話依舊有爆點,到了最後一秒還能拋彎嚇到觀眾,幾乎每話不論是笑點、劇本、設定、情節演出等等,大概都會讓觀眾有驚喜,如果單是從這方面去評價,其實本作是相當成功,也遠遠超出筆者在二十五話的期待和對本作的要求。就此而言,本作絕對要比筆者在二十五話下筆之際要高評價。不過,本作的打鬥情節和演出並不完滿——要是能有劇場版,將那些戰鬥段拓展,將本話的笑點啊、人物心理、心態等等拓展來處理,想必會來得實在而全面得多,也更能演活本作的思想;結論就是,好作品不做劇場版,浪費了那麼多的可能性,真的太可惜了啊……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